互联网是不断动态发展的,大数据也是不断动态发展的,然而目前bat等巨头对大数据的应用,大部分都是基于历史大数据的分析和研究,最终加以落地。时至今日,相比历史性大数据,我们更呼吁兼顾即时性大数据的利用,切实满足不断发展的社会需求。
其实小编以前从来没有关注过自己的支付宝,但是截止到目前为止支付宝做社交这件事已经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小编今天就来跟大家讨论一下那些那些750分以上的人是怎么做到的。
网友A:

现在花呗12000,借呗45000,好长时间没调额度了。说说我是怎么用支付宝的吧。
1、花呗,我现在每月基本出差天数在20天以上,住宿、路费全是支付宝花呗支付,每月9号之前全部还清,大概每月用8千左右。额度给我调到过3万,我自己调到1万2,够用就行了。
2、水费电费燃气费,每月从银行卡里用支付宝支付。
3、平时余额里存1千左右,用于吃饭、买小东西等。
4、借呗没用过。
5、该完成的资料都完整填了。
6、原来支付宝里理财的全部转出了,一部分转到微信了,一部分弄到股票里了。
7、从来没延迟还过花呗,也没分期过,量力而行。
8、网购也用一部分花呗,但是按时或者提前还上。
9、绑定了8张银行卡,其中2张信用卡,信用卡也是按时还款。
10、没套过现,这个我认为最好不用。
11、85后,无房无车,年底要买房买车结婚了,不是官富二代,工作还算稳定小有成就。
12、芝麻分只是你的支付宝使用信用考核量的体现,和银行的以及其他信用系统(腾讯)暂时无关联。
网友B
从来没有关注过自己的支付宝芝麻分是多少,看到这个问题默默的打开了支付宝,查看了一下竟然有759分,超过了传说中的750分。
回到题目中我是个什么样的人,这可就难倒我了,正常上班工作,业余写写科普文章,没事插科打诨聊天刷圈,一样在温饱上挣扎的劳动人民,除了挣扎的水花可能更大之外,实在是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的芝麻分会这么高,想来应该是我花呗用的多,但是该还钱的时候就还,从来不拖欠,估计就是这一点赢得了支付宝的不少好感。除此外,其他方面也没有啥优势,余额宝里的钱从来不超过300块,余额从来都为0。
网友C
特意让我男朋友查了查他的芝麻分,竟然低于我没有超过750分,只有745分。相对于我来说,他的余额宝的数字可比我好看多了,但是他没有花呗也很少在淘宝上购物,我猜可能是这个原因导致他的信用分没有我高。
小编认为,芝麻评分的评估标准应该是从5各方面来评估;身份,履约,历史,人脉,行为。
小编在身份、履约这方面的历史资料几乎是空白,在历史这方面,守约记录也不是很高,才21次,而人脉应该指的是自己微信里的好友。
而且,要想芝麻信用提高还得做到以下几点;
1、一定要完善个人的资料:
在芝麻信用首页下面,有“信用管理”一栏,个人信息方面,能填的全都填上。理由是:
学历——能彰显你的收入层次;
绑定公司邮箱——若是大型、国有、外资,会获得很好的加分,确定收入的稳定性;
职业信息——和领英等关联,第三方证明你的信息真实;
海外信用报告——这个很少有人有,如果有,很重要的旁证;
车辆信息——证明动产能力;
公积金——通过它反推你的收入水平;
信用卡账单——明确信用消费水平;
2、多一些银行卡绑卡;
未必所有银行卡都绑上支付宝,但是,还是要多绑一些,2、3张信用卡,3、4张储蓄卡,芝麻信用就可以通过所绑卡片更多的资金往来,让芝麻信用判断你的可支配收入水平;
3、一定使用支付宝的“信用卡还款”和“生活缴费”功;
那么你的芝麻信用多少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