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事件:8月22日,河北沧州孟村县一名女性刘某某疑似遭丈夫金某家暴致死,引发热议。从校园恋爱到被家暴致死,这样的结局不免让人唏嘘。

一、罪名认定争议:到底是家暴还是故意伤害致人死亡?
此次事件引发热议后,不少公众提出“到底是家暴还是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疑问,质疑“家暴”表述是否存在弱化犯罪性质。不可否认,我国现行法律对家暴的干预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滞后性,加上受害者常因经济依赖、子女抚养等问题而无法逃离,最终酿成悲剧。
近年来,大家逐渐达成共识——婚姻关系不应成为暴力犯罪的减责理由。若施暴手段针对要害且预谋清理现场,甚至会有定性为故意杀人罪的可能,而不仅仅只是家暴或故意伤害罪。刘某事件中“钝性外力致颅脑损伤死亡”已远超家庭纠纷范畴,金某及张某将以何种罪名判罚还需等候相关部门最后的公告。
二、判罚区别:家暴VS故意伤害VS故意杀人
家暴:根据《反家庭暴力法》第三十三条和《民法典》中的规定
家暴行为属于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大部分时候家暴只需承担行政处罚。家庭暴力情节较轻,不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对加害人给予批评教育或者出具告诫书。情节恶劣的,或涉嫌触犯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等。
故意伤害罪:《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造成轻伤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故意杀人罪:《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
一般情形: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情节较轻: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三、遇到家暴如何自救?
1.向居(村)委会、妇联等单位求助。
相关单位在接到求助后,应向受害人提供法律咨询、心理辅导等帮助。
2.马上报警。
公安机关接到报警后会及时出警制止暴力行动,并会按照有关规定调查取证,协助受害人就医、鉴定伤情,并视情况对施暴者开具家暴告诫书或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3.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
受害者可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以禁止施暴者实施暴力行为。申请流程如下:
确认申请条件
明确申请人身份,提出保护请求
准备申请材料
申请书、身份证明、证据材料
选择管辖法院
向申请人或被申请人居住地、家庭暴力发生地的基层人民法院提出申请
提交申请
法院审查与裁定(法院一般会在72小时内作出裁定;情况紧急的,24小时内作出)
法院审查裁定
法院一般会在72小时内作出裁定;情况紧急的,24小时内作出
保护令执行
有效期6个月

